陈海鹰:没有文化的检察是冰冷的
杭州市检察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建设,荣获杭州市“优秀书香机关”、浙江省“书香机关”等荣誉,2020年被全国总工会评定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针对检察文化,杭检君对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海鹰进行了专访。
问:检察文化是什么?
陈海鹰:作家梁晓声对文化有个经典的诠释,指出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名家之言,可供参考。
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我认为检察文化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检察文化首先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打造检察文化,核心要义是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培育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其二,检察文化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检察队伍的向心力、精气神,需要检察文化的凝聚、提振。其三,检察文化还是推动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其四,检察文化更是关心关爱干警的重要体现。
问:杭州检察机关为什么现阶段
特别提倡检察文化建设?
陈海鹰:杭州市检察机关搞文化建设,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一是展示“重要窗口”头雁风采的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窗口”新定位,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杭州检察责无旁贷。二是检察事业发展的需要。杭州检察在全省检察机关工作绩效评价中已连续三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相应的,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步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三是司法改革反推的需要。四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最高检张军检察长提出,法律监督无外乎天理、国法、人情。我们的检察人员不仅需要积累丰富的办案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涵养、社会阅历和综合知识储备。
问:检察文化载体与功效在哪里?
陈海鹰:近年来,我们不断拓载体、融业务、强品牌,持续夯实检察文化根基。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高起点谋划推进。一是建机制。市检察院于2019年出台《关于推进杭州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请进来”。以杭检“人文大讲堂”“望潮书院”等为载体,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浙著名学者等各式名家,开展音乐、建筑、诗词等文化讲座。三是“走出去”。市检察院先后三次荣获杭州市“优秀书香机关”荣誉称号,浙江省“书香机关”荣誉称号,2020年被全国总工会评定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实现了杭州政法系统单位“零”的突破。
第二,我们开展系列文体活动,高站位培育干警家国情怀。一是紧扣一个“党”字。紧跟政治形势与部署,提升干警党性修养。二是书写一个“国”字。举办主题征文、文艺演出、“春训”等活动,锤炼政治品格,培育家国情怀。三是共描一个“家”字。创新推出干警集体生日会、读书分享会、阅读马拉松等活动;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开展缤纷多彩的工会或社团活动;举办新春团拜会、文化下基层等活动,渲染杭州检察品质机关文化气息,营造杭检大家庭和谐快乐氛围。
第三,我们不断优化资源布局,高水准提升物理空间品质。一是实施“暖心工程”。以食堂改造为先,升级“全院一脸通”,告别钥匙和卡片;完善各类生活配套,无人超市等设施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干警的生活,提升了干警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二是兴建文娱场所。升级图书馆、茶吧等设施,设立江景健身、球场等文娱设施,满足干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身心放松等现实需求。三是开辟文化阵地。重新打造院史馆,将院史、城史、检史融合展示;建立全新的党员活动中心,努力打造别具一格、各具特色的楼层文化长廊。
第四,我们精准融通业务需求,高水平发挥文化反哺功能。一是推动数字检察建设。提速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大数据指挥中心、城市大脑杭州检察驾驶舱,推出绩效考评数字管理系统、城市法治地图指数系统等,打造“数智杭检”品牌。二是丰富办案功能区。建成公益诉讼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展示区等新型展示区域,将工作开展和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助推杭检业务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锻造“实案实训”品牌。依托“国家检察官学院杭州分院”平台,以检察官教检察官等方式,打造实案实训品牌,反哺办案实践。
通过大力推进检察文化建设,我们充分认识到,没有科学的检察是僵化的,而没有文化的检察则是冰冷的。
供稿 | 办公室
编辑 | 金晶
往期精选